现阶段,云南省县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已接近尾声,各县(区)陆续启动下位详细规划编制工作。结合本轮划定城镇开发边界成果,全省各县普遍存在城镇开发边界划定规模小、城镇功能涵盖缺失、边界空间形态不规则等一系列问题。以城镇开发边界范围为基础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无法有效解决整体功能布局、交通组织、设施配套、空间形态等全域统筹管控问题。本文结合正在编制的《绿春县生态哈尼城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城市设计》,总结一些工程组开展详细规划单元编制的工作心得和工作方法,以供各位同仁交流。
作者:余谦
一、工作前期对接
(一)规划问题甲方对规划区工作诉求。绿春县东部新城区是绿春县“文旅融合、产城联动”的城市新区,是疏解老城建设压力、补齐城镇功能短板、促进城镇产业提升、塑造城市特色名片的重要功能区,是绿春县“十四五”城市建设重点区域。根据绿春县委县政府要求,需对整个东部新城区约250公顷范围内开发建设进行规划控制和管理。城镇开发边界已定型。根据绿春县国土空间规划“三区三线”划定成果,规划区内划定城镇开发边界97.40公顷。因绿春县三调城镇建设用地基数小,划定城镇开发边界未能完全含盖东部新城区需管控的区域。
(二)规划思路结合甲方诉求和空间规划要求,规划工程组在国土空间编制体系基础上,多方征求省、州专家意见,形成“规划研究引导+规划法定管控”的工作方法和思路。规划研究引导。在中心城区范围内,以城市设计为手段对生态哈尼城片区范围进行系统性研究。对规划区功能布局、土地使用、交通组织、设施配套、开发强度、城市特色引导进行整体统筹。规划法定管控。在城镇开发边界划定成果的基础上,以控制性详细规划为手段对纳入城镇开发边界的地块编制图则、数据入库以及法定审批,是开展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活动、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核发城乡建设项目许可、进行各项建设等的法定依据。
二、城市设计引导空间要素统筹(一)彰显城市特色魅力传承哈尼民族的先民智慧,构建山林、城市、梯田、水系的“四度同构”系统。山体为屏,奠定城市自然生态背景;台地为基,塑造梯田城市格局;蓝绿交织,突出城市空间肌理;地域建筑,凸显城市特色名片;文化导入,强化节庆活动特色空间与路径。
(二)补齐城市功能短板以“疏解老城建设压力、文旅共建产城融合”为核心思想,优化片区居住和商业用地配置,引导县级办公、教育、文化、医疗等设施向新区分流,优化各级生活圈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加强城市道路交通组织与对外交通衔接,完善城市开畅空间和绿化休闲空间配置。
(三)注重城市安全韧性以规划区场地稳定性评价和工程适宜性评价为基础,优化规划区用地布局,研究地块合理开发强度。加强现状山体生态修复和治理,提出道路边坡、场地挡墙景观化工程处理措施。引导防、泄洪工程设施和市政排水工程合理布局,有效疏导上游和场地排水。
(四)控制整体空间形态通过对规划区山水格局、场地空间多视角分析,引导规划区空间视廊并控制合理城市天际线。梳理重要节点,引导标志性建、构筑物和开敞空间布局。
三、控制性详细规划突出用地刚性管控(一)传导县级空规管控要求突出法定规划严谨性,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范围严格控制在县国土空间规划划定的城镇开发边界成果范围内。规划严格落实县国土空间规划确定的城市控制线,引导重要的民族文化区域参照紫线管理;落实道路交通组织、生活圈设施配套和绿地开敞空间布局。
(二)落实地块各项指标以城市设计整体空间形态研究为基础,落实控制性详细规划地块开发强度、控制高度、建筑退界、设施配套、停车位等各项刚性管控指标。
四、规划成果管理控制性详细规划法定图则突出地块刚性管控要求,城市设计图则突出设计要素引导。通过两张图则匹配对应,形成对规划区地块全要素管理,有效指导地块开发建设。
五、规划思考近期出台的《云南省国土空间详细规划编制单元划定指引》(试行),提出在中心城区内划定城镇单元,要求探索不同单元类型、不同层级深度详细规划编制和管控方法。本项目提供了“城市设计+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详细规划单元编制工作思路和方法,在具体规划编制和实施过程中,则需要充分用活国土空间政策、用好手中规划编制“工具包”,因地制宜、因城施策,切实支撑详细规划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承上启下”的作用。
项目名称:绿春县生态哈尼城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城市设计
项目机构:云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设计分院
项目成员:余谦、李茜楠、金致欣、谢辉、曹南薇、王七林、官立红、马国良
编辑制作:云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