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良大觉寺片区文化空间保护与更新的探索

2022-07-22

陆良县作为云南历史上爨氏家族的主要聚居地,在爨氏家族统治云南数百年的历史中,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物。以陆良大觉寺为中心的四方街传统特色历史街区为研究对象,从整体风貌、建筑、街巷空间及附属设施三个层次规范、引导规划设计和建设行为,明确街区内的保护要素和整治要素,采取有针对性的传统风貌控制措施。为将来进一步提高陆良老城物质文化空间整体保护力度,传承滇中爨文化历史脉络,推动陆良历史文化街区的风貌保护与更新工作,规范和引导历史文化街区的规划设计和建设行为,保障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的实施,改善历史文化街区生活品质等方面提供依据及支撑。


陆良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便有人居住;商周时有部落和村庄;周末,楚将庒嶠入滇,陆良开始于内地产生政治联系;蜀汉时,爨氏入迁,与当地民族文化相融合,创造了光辉灿烂的爨文化。陆良县作为云南历史上爨氏家族的主要聚居地,在爨氏家族统治云南数百年的历史中,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物。目前境内共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80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共38项。





陆良县历史沿革


大觉寺全称“大觉禅寺” 坐落于陆良县城南门外真理街。因其地处今旧城(古鲁昌城)之北,隔南盘江相望,古名亦称“北禅寺”。大觉寺历史悠久,始建于元代,重修于明万历,据有关史料记载:明清时期,大觉寺系滇东第一流大刹,香火旺盛,其名望可与昆明西山华亭寺、太华寺相并列;民国年间仍系云南十六座名寺之一,曾成为滇东佛教圣地而名噪一时。1983年,云南省人民政府将大觉寺和寺内千佛塔列为省级重点文物加以保护,并拨专款维修,2013年5月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觉寺片区位于陆良县的位置





大觉寺及(图片来自网络)


大觉寺片区虽生活气息浓郁,巷道空间别有趣味,但由于近几十年来社会经济和城市建设快速发展,街区整体缺乏保护及引导,除大觉寺及合院建筑空间格局保留完整,周边环境原有传统历史建筑以大面积被现代民居建筑所替代,大觉寺所遗存的历史环境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在大觉寺片区的保护和更新中,首先划定大觉寺片区核心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和风貌协调区,提出相应的保护控制要求。在此基础上对片区内的各类要素进行划分:建筑、院落、街道等历史遗存相关内容提出保护措施,保证历史风貌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对公共空间、基础设施等改善人居环境方面的内容提出更新和引导措施。使大觉寺片区在保护历史遗存的同时,能够适应今天的生活、延续活力。

分层级依类别进行保护及引导

首先需要分层级对大觉寺片区提出保护和控制要求,保证历史风貌的完整性。划定大觉寺片区的保护界线,将大觉寺及周边文保单位划定为核心保护范围,对其进行严格保护及控制;将大觉寺周边传统建筑集中,街巷肌理保存较好的区域划定为建设控制地带,对区域内的构筑物、街巷等提出控制要求,保证与核心保护范围内建筑相协调;将大觉寺片区外围直至与南盘江连接的区域划定为风貌协调区,在不影响街区传统风貌的前提下适当放宽控制标准。

在片区历史风貌得到完整保护的基础上将片区内的要素进行分类别的保护及引导

(一)保护要素

建筑、街道、景观等物质文化空间是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大觉寺片区除文保单位保存较为良好,大量的传统建筑缺乏保护,新建建筑及空间缺乏引导。




因此需从整体上严格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风貌,保持以街巷、院落为主的传统空间形态,加强整体空间格局和城市风貌管控,保护各类历史文化遗存。加强保护修缮和整治提升工作,重点整治与传统风貌不协调的建筑和建筑群,展现传统空间秩序。使承载历史文化的物质空间得到妥善保护。



(二)引导要素

除了物质环境,人类活动也是城市历史文化的组成部分。为了保持并延续街区已形成的人口构成和社区结构,应保证常住居民的居住权益并改善其居住条件,推动社区营造和文化传承工作,增强社区归属感、凝聚力和文化认同感,实现街区活态保护,促进混合型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保护物质遗存,传承历史文化


建筑根据历史文化价值的不同,进行分类保护与更新。建筑的保护应与街区的居住条件改善有机结合,在保护传统风貌的前提下提升街区的宜居度,实现有机更新。按照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确定处理方式,尊重建筑原样和时代特色。





建筑分类与保护更新措施

确定分类及相应措施后,从各类建筑的建筑形态、建筑界面、色彩、立面材质等方面提出具体控制要求。同时对街巷空间、古树名木等提出控制和保护要求。

街巷空间控制

提升人居环境,延续老城活力

由于历史悠久、缺乏养护,脏乱差成为众多老街区的共同顽疾,制约着街区的发展。因此在保护文物古迹,控制建筑风貌的同时,也需着力提升老街区人居环境。



街区环境现状

在不影响街区传统风貌的前提下,通过完善区内市政设施、优化出行环境、提升公共服务设施、丰富社区文化生活等途径,有效推动公共空间营造。利用转角空间、袋状空间、开放院落、腾退空间、街道边角微空间等场地,营造满足驻留、休憩、健身、交往等日常使用功能的公共空间。并从街巷绿化、广告招牌、景观小品、城市家具、夜景灯光等方面提出控制要求,帮助街区改善人居环境,营造良好的社区氛围,提升居民在街区内的归属感、幸福感。


街巷公共空间示意

推动公众参与、健全管理机制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更新的实施管理工作,离不开社会各方的参与。推动公众参与制度化建设,调动各方共同参与的积极性;鼓励制度创新,构建实施保障机制,才能保证规划长久有效实施。

为方便后续管理操作编制的图册,以图片加文字的形式,直观展现了控制内容,便于日后的实施。



城市历史文化传统的保护本质上是保护城市的历史信息,文物建筑传承的历史信息是有限的,更多的历史信息则承载于建筑周围的环境、城市的形态和结构以及居民的日常活动。大觉寺片区作为陆良老城的名片,保护历史文物、延续老城活力。使陆良这个500余年的老城,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能够留下一瞥曾经的记忆。


项目名称:陆良县历史文化街区设计导则

项目机构:云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特色机构

项目成员:张晓霖、高乐、崔亚楠、邓雯



编辑制作:云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信息中心



阅读1072
分享